欢迎访问中国双创农业科技网
首页专题报道双创专题报道  
 
麦后复种黄豆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规范
来源: 点击数:1461次 更新时间:2015/6/18 21:35:59

标准编号DB64/T6602010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麦后复种黄豆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规范要求和测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宁夏引黄灌区麦后复种黄豆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种植。

主要技术内容

1.技术流程

小麦收获—秸秆及残茬处理一免(少)耕播种除草田间管理(查苗、补苗、病虫害防治)收获。

2.小麦收获后根茬及秸秆处理

收获后小麦秸秆应全部或部分保留在田间,直立秸秆留茬高度以小麦总高度的三分之一为宜,覆盖地表均匀率不小于80%。

3.()耕播种作业

1)作业条件:土壤绝对含水率以15%—25%为宜。

2浅旋作业(选择性作业):在下列情况下之一时,应进行浅旋作业

①地表作物秸秆、残茬覆盖量≥0.35千克/平方米。

②地表平整度≥10厘米时。

③免耕覆盖播种机不带旋耕作业功能。浅旋深度应达68厘米;地表平整度≤6厘米;秸秆、残茬覆盖率≥30%。

3)播种量为1l12千克/667平方米;播种深度以57厘米为宜,播种深度合格率应≥75%。

4)施肥量:施肥量视地块养分条件而定。施肥深度应大于9厘米,即在种子下方或侧位45厘米,做到种肥分施。

5)播种作业质量:播种后地表残茬覆盖率≥30%,直接动土面积不大于总面积的30%。

4.除草剂喷洒技术要求

适时喷洒除草剂,漏喷、重喷率5%。

5.收获

根据当地气象条件,最佳收获为霜冻之后,叶子发黄进行收获。一般在1010日至1030日进行收获。收获机具宜选用背负式收割机。收割要干净,减少重割、漏割。

【刷新页面】【加入收藏】【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上一篇:巧用肥皂防止漏水漏油 下一篇:如何安全使用旋耕机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企业文化 | 双创中心 | 中国农业大视野
© 中国双创农业科技网   技术支持:中国农业大视野  电话:18401509823    地址:北京朝阳区东三环中路39号院8层楼27层3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