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麦吸浆虫的危害特点及发生规律 | 来源: 点击数:929次 更新时间:2015/4/8 11:39:41 | 1. 危害特点 小麦吸浆虫是一种毁灭性害虫,以幼虫进入小麦颖壳,吸食正在灌浆的子粒汁液,造成瘪粒、空壳。发生地块一般减产10%~20%,严重地块减产40%~50%,甚至绝收。2005、2006年连续在我省大发生。虽经2006年的有效治理,吸浆虫虫口密度有所下降,但从麦播期淘土调查的结果来看,我省小麦吸浆虫虫口密度仍居高不下,对小麦生产仍然存在威胁。
2. 发生规律 吸浆虫一年发生一代。以老熟幼虫入土至地表2~20厘米处结茧越夏越冬,翌年3月上中旬小麦拔节时开始破茧上升,4月上旬小麦孕穗时,上升到土表层的幼虫开始化蛹,4月中旬小麦开始抽穗时蛹出土羽化为成虫,并在麦穗上产卵,5月上旬小麦灌浆时卵孵化为幼虫,幼虫在小麦颖壳内生活15~20天老熟,并在子粒内完成3个龄期的发育,小麦成熟时,老熟幼虫入土,完成一个世代。 | 【刷新页面】【加入收藏】【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 上一篇:防治小麦赤霉病要避免四大误区 下一篇:春季小麦田肥水管理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