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双创农业科技网
首页专题报道双创专题报道  
 
小麦锈病的发生情况及有效防治措施
来源: 点击数:978次 更新时间:2015/4/4 11:37:45
一、发生情况 

条锈病:陕西、甘肃、宁夏、四川、河南、云南、青海 

叶锈:全国大部分麦区 

杆锈:西南、华南、华北等 

中文别名:黄疸病 

1950年,条锈病在全国大流行,损失小麦60亿公斤 

1964年,条锈病在全国大流行,损失小麦30亿公斤 

1990年,条锈病在全国大流行,损失小麦25亿公斤 

二、发生特点 

条锈主要为害小麦叶片,也可为害叶鞘、茎秆、穗部。夏孢子堆在叶片上排列呈虚线状,鲜黄色,孢子堆小,长椭圆形,孢子堆破裂后散出粉状孢子。 


叶锈主要为害叶片,叶鞘和茎秆上少见,夏孢子堆在叶片上散生,桔红色,孢子堆中等大小,圆形至长椭圆形,夏孢子一般不穿透叶片,偶尔穿透叶片,背面的夏孢子堆也较正面的小。 


秆锈主要为害茎秆和叶鞘,也可为害穗部。夏孢子堆排列散乱无规则,深褐色,孢子堆大,长椭圆形。夏孢子堆穿透叶片的能力较强,同一侵染点在正反面都可出现孢子堆,而叶背面的孢子堆较正面的大。 


三、防治技术 

1、拌种 

甘肃、陕西、川北、华北、湖北、云南等地区,在小麦秋苗期早播地常受条锈病侵染,造成为害,可采用拌种方法进行防治。 

药剂:三唑酮(粉锈宁) 

用量:种子重量的0.03%(药剂的有效成分) 

用法:干拌种,然后按常规播种。 

效果: 对冬前苗期条锈病平均防治效果99.6%,几乎可完全不受侵染。 

成株期可推迟流行暴发期19.7~22.4天, 最终控制效果平均68%~83.5%~85.8%, 

2、喷雾: 

粉锈宁 可兼治白粉病、腥黑穗病、散黑穗病、白秆病等。 

在成株期喷雾防治1次,可控制整个成株期条锈病流行为害。 

用量 :在防治面积不大的情况下,每亩用药(有效成分)7~10克 
大范围使用,每亩用药5~7克; 若病情重,流行期长,用量可增到10~14克。 

用药期:小麦初见旗叶时,为施药适期。 

新药剂:晴菌唑、三唑醇、敌力脱(丙环唑)
【刷新页面】【加入收藏】【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上一篇:小麦叶面喷肥技术 下一篇:冬小麦“节水节肥”的综合技术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企业文化 | 双创中心 | 中国农业大视野
© 中国双创农业科技网   技术支持:中国农业大视野  电话:18401509823    地址:北京朝阳区东三环中路39号院8层楼27层3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