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双创农业科技网
首页专题报道双创专题报道  
 
紫叶李细菌性穿孔病防治方法
来源: 点击数:922次 更新时间:2015/3/9 9:13:58
细菌性穿孔一般由细菌引起,致病细菌在枝梢或病叶上越冬。来年春季借雨水或昆虫传播浸染。叶片发病时,初为水渍状小点,后扩大成圆形病斑,病斑周围有紫色晕环,之后,病斑干枯脱落,形成穿孔,有的多个病斑相连形成焦枯状大斑,干燥脱落后形成大的穿孔,严重时造成叶片脱落。枝条受害后形成溃疡,受害部位成暗紫色病斑,病斑上常发生大小不同程度的裂纹。该菌发育的适宜温度是24℃至28℃,华北地区一般5月发病,夏季高温高湿季节为发病高峰期。严重时8月至9月份整棵树的叶子都会千疮百孔、斑斑驳驳,影响观赏效果。  

  防治方法:  

  加强肥水管理,增强植株抗病性;春季合理修剪,增加植株透风、透光性;注意防治蚜虫、草履蚧等刺吸式害虫,减少传染机率;春季发芽前可喷3度石硫合剂进行杀菌预防;发病期间喷95%细菌灵或65%的代森锌500倍液,效果较好
【刷新页面】【加入收藏】【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上一篇:大面积播种薰衣草的管理方法 下一篇:花卉该如何修剪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企业文化 | 双创中心 | 中国农业大视野
© 中国双创农业科技网   技术支持:中国农业大视野  电话:18401509823    地址:北京朝阳区东三环中路39号院8层楼27层3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