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植物生长调节剂是把双刃剑:用得好事半功倍 用不好减产减收 | 来源: 点击数:1108次 更新时间:2014/10/14 7:27:26 | 植物生长调节剂(简称植生剂),是用于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一类农药。由于它具有用途广、用量少、作用快、效益高、残毒小、针对性和专业性强,可以解决其他手段难以解决的问题等特点,因而在全球得到了快速发展。植生剂在国外商品化的品种已达100多个,近20年国际市场上的年使用量以15%的速度增长。植生剂在我国近年来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品种越来越多,应用范围越来越广。目前我国植生剂使用量最多的是乙烯利、复硝酚钠、赤霉素和多效唑,这4种植生剂的用量占了整个植生剂用量的近一半。但是,植生剂是把双刃剑,用得好事半功倍,用不好减产减收。因我国使用植生剂的时间较短,农民技术水平较低,技术指导跟不上,施药机械落后等因素,造成使用不当而频发药害问题,给生产造成了不应有的损失。生活中,笔者不时听到“现在的草莓大而怪异,香瓜怎么不香,西瓜怎么不甜”等反映。生产中,过量使用膨大素导致西瓜爆炸,棉花过早使用矮壮素造成僵苗而绝产等问题……。这些问题,大都与植生剂应用不当有关。针对植生剂应用中的问题,一定要做到慎用:
第一,严格使用量。每种植物对植生剂的用量都有严格的限制,用少了达不到应有的效果,用多了则发生药害。植物对植生剂的反应十分敏感,使用量很少,一般每亩只需几克、几毫升。有的农民怕用少了效果不显著,随意加大用量,导致植物药害发生。药害轻者,植物生长发育受到抑制,出现畸形,产量品质降低;药害重者,叶片和花果脱落,以至植株死亡。笔者近年走访蔬菜大棚,时常遇到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过量使用植生剂。有的棚室西红柿的畸形果高达23.7%,究其原因是番茄灵蘸花的药量超标2~3倍。所以,使用植生剂之前,要认真阅读说明书,严格按照说明书的用量使用,切不可随意增加或减少。
第二,使用方法要得当。由于每种植生剂对每种植物的使用技术都有很高的要求,都有严格的使用范围。不同作物品种对同一种植生剂的使用方法和用量不同,就是同一种作物在不同时期、不同气候等条件下的用量和使用方法也不相同。有的植生剂不能直接溶解在水中,必须先配制成母液,然后再加水配成所使用浓度。果树上常用的赤霉素,在使用前必须先用酒精或60度以上的白酒配成母液。棉花使用乙烯利催熟,适用于晚熟棉田,若对正常成熟的棉田使用,不但不增产增收,反而减产减收。晚熟棉田使用乙烯利也有条件:枯霜期前的20天,气温在20℃以上,每亩用40%乙烯利100~150毫升,加水稀释后,喷施棉株中、上部。但在施药时,还必须考虑棉田的晚发程度,施药的具体日期,当时的温度等因素来增减药量。
第三,不能随意混用。有的人为了图省事,将植生剂与化肥和其他农药混合在一起使用,结果不是效果差,就是作物严重受害。复硝酚钠属碱性,不能与酸性农药、化肥混用。乙烯利药液呈酸性,不能与碱性的农药、化肥混用。如果随意混用,不仅造成药剂失效,甚至还会发生药害。植生剂能否与化肥或其他农药混用,首先要看使用说明书,并进行试验后才能确定。
第四,不能代替肥料使用。因植生剂不是营养物质,它只起调控植物生长发育作用,不能代替肥料。有的棉农看到棉花喷施矮壮素后,植株表现健壮,叶片肥厚浓绿,就误认为不缺肥,而错过了施肥适期,导致严重减产。植生剂必须在水肥条件充足的情况下,科学使用才能收到好的效果。若水肥不足,使用植生剂的效果就不显著,甚至有害。植物生长发育不良时,首先要加强水肥管理,待植物转入生长发育正常时使用,才能收到良好结果。 | 【刷新页面】【加入收藏】【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 上一篇:正确使用农药注意要点 下一篇:莲藕的类型与主要品种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