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双创农业科技网
首页专题报道双创专题报道  
 
目前正值夏季高温时 棚室闷棚灭害勿迟疑
来源: 点击数:982次 更新时间:2014/6/27 17:36:21

目前正值盛夏高温季节,温室越冬茬蔬菜已到拔秧的时候,借这个时机,采取高温闷棚消毒,就是一个消除病菌、杀灭虫卵、清除杂草、改良土壤的好办法。所谓的高温闷棚,就是利用太阳的高温和药物熏蒸进行棚内消毒,一般在7月下旬至8月中、下旬进行。这种方法成本低、污染小、操作简单、效果好,容易被群众接受。但是,闷棚也要注意方法,这几年有些农民不注意闷棚的有关细节,所以,达不到闷棚杀菌的效果。在此谈六个方面的问题,希望农民朋友在闷棚时注意。

一、结合整地,深翻施肥

地要整平,整细,并结合整地采取深翻施肥,借整地的机会,最好把鸡粪、牛粪一起施入地下,以便借高温杀死有机肥中的病菌。鸡粪、干牛粪还有提高地温和维持地温的作用,可增强杀菌效果。将地深翻耙平后,再按照作物的种植方式起垄或做成高低畦,这样可使地膜与地面之间形成一个小空间,有利于提高地温。

二、足水浇灌,增加湿度

土壤的含水量与杀菌效果密切相关,实践证明,土壤含水量过低,达不到好的杀菌效果。一般土壤含水量达到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时效果最好,一般灌溉的水面高于地面3~5厘米为宜。结合灌水每亩施用免深耕肥2公斤,以增加土壤的透气性。

三、药物处理,灭菌杀虫

对往年有死棵现象的大棚,每亩可用死棵灵2~3公斤与5公斤碳酸氢铵混合后,撒在地上深翻10~15厘米后浇大水,也可用石灰氮进行地膜覆盖土壤消毒,以杀死土壤中的病菌。此外,在密闭大棚之前,棚体内表面再喷施一次死棵灵杀菌剂和杀虫剂,以杀死躲在墙缝中的病菌和害虫。

四、密闭大棚,提高地温

用大棚膜和地膜进行双层覆盖,严格保持大棚的密闭性,在这样的条件下处理,地表下10厘米处最高地温可达70℃,20厘米深处的地温可达45℃以上,这样高的地温杀菌率可达80%以上。

五、适当延长闷棚时间

绝大多数病菌不耐高温,经过10多天的热处理即可被杀死,如一些立枯病病菌、黄瓜的菌核病病菌、黄瓜疫病病菌、茄子黄萎病病菌等都不太耐高温。但是也有的病菌特别耐高温,如根腐病病菌、根肿病病菌和枯萎病病菌等一些深根性土传病菌,由于其分布的土层深,必须处理30~50天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因此,进行土壤消毒时,应根据棚内所种作物及其相应病菌的抗热能力来确定消毒时间。

六、闷棚后的处理

高温闷棚对不超过15厘米深的土壤效果最好,对超过20厘米深的土壤消毒效果较差,因此,土壤消毒后最好不要再耕翻,即使耕翻也应局限于10厘米的深度。否则,会将下面土壤的病菌重新翻上来,发生再污染。高温闷棚能大幅度降低田间的病菌密度,大大减少作物发病的机会。对有根结线虫的大棚,闷棚后在用底肥时,每亩可用阿维菌素有机肥或克线蛆菌有机肥400公斤,可以基本上消除根结线虫的危害。

【刷新页面】【加入收藏】【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上一篇:廉价钾肥草木灰 下一篇:农机维修重安全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企业文化 | 双创中心 | 中国农业大视野
© 中国双创农业科技网   技术支持:中国农业大视野  电话:18401509823    地址:北京朝阳区东三环中路39号院8层楼27层3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