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高温常常制约着许多食用菌品种的发展,如何在夏秋选择适宜的高温型食用菌品种,利用市场淡季获得增产是许多菇农关心的问题,笔者现结合实践经验介绍几种适宜夏秋种植的食用菌品种,供参考:
一、四孢蘑菇
草菇室内外栽培均可,但以室外栽培更为有利。在室外栽培时,应选择土质肥沃、疏松、透气,排灌两便的农田,如前茬作物为油菜、西瓜等地最为适宜。栽培前应清除杂草,开通厢围沟,做到涝时能排,旱时能灌。
无论选用哪种原料栽培草菇,均应把握干燥无霉变这一原则,并在生产前曝晒2~3天。新收获的稻草必须彻底干燥,否则易烂料而失败。播种前用5%石灰水预湿拌料,PH值达到12以上,再建堆发酵4~5天,培养料基质含水量达到65~70%。
在生产中菌种的遗传基因至关重要。选用优质高产菌株能明显提高产量与质量。通常以草菇V23、V238较为理想。适当加大15%的播种量,可加速菌丝生长,抑制杂菌发生。
实践证明草菇传统的堆式栽培、畦(厢)栽培与床式栽培法均难获得高产,其原因是温、湿环境难达其要求。而采用袋栽发菌,然后脱袋在塑料小拱棚或蔬菜塑料大棚内覆土出菇的“两段栽培法”能明显提高产量。采用此法:
1、可使秸秆类原料紧密相连,有利发菌,解决因原料松在采菇时损伤菌丝而死菇的弊端.
2、发菌阶段可灵活掌握料温变化,促进菌丝正常生长。
3、通过覆土改善了出菇场内的小气候环境与物理结构,使草菇子实体从原基形成到生长发育始终处在一个较为稳定的环境条件中,少受外界不良因素的干扰,有利提高产量。
4、覆土后可充分利用土壤中的营养元素,特别是通过土层含水量的渗透与输送去满足草菇生长对水分的需求,从而达到优质高产之目的。
草菇栽培一般均处于高温季节,在管理中应特别注意灵活处理好温、湿、气的相互关系,降温、增湿、透气、遮阳应相互协调,避免因处理不当而引起死菇。覆土时袋应平放,袋间相距5~10厘米,空隙填土,表层土厚1.5~2厘米,覆土后应一次淋足水分,使料内菌丝能充分利用土层水分供菇生长。水分管理中一是切忌在子实体形成时补水;二是切忌直接补充自来水或地下井水,避免造成大的温差而成批死菇。
三、鲍鱼菇
鲍鱼菇是一种中高温型珍稀食用菌,而且出菇期处于菇类市场的销售淡季,加上该品种肉质肥厚耐运输,具有独特的鲍鱼风味而口感极佳,市场俏销价格高,每千克鲜菇销价6~8元左右。
3~7月间,用棉壳、玉米芯、甘蔗渣、锯木屑、稻、麦草等原料,采用熟料袋栽的方式栽培鲍鱼菇,一般可采4~5潮菇,生物转化率可达90%左右,投料1000千克,3个月可产鲜菇900千克左右,收入4000~6000元,是种菇者利用市场淡季增收的一条可靠途径。
四、高温平菇
在15~36℃温度范围内能正常出菇的平菇,可称为高温型平菇菌株。品种有高平1号、三峡13号、桃红平菇、美味红平菇等。
每年5月之后,市场上的鲜菇供应量越来越稀少,特别是6~8月的3个月中,除有少量的草菇与高温蘑菇少有面市外,其他菌类品种基本少见,这给发展高温平菇的生产者提供了一个十分有利的市场空间。高温季节栽培平菇生产周期短,市场需求量大,售价高,既能满足市场需求,又能提高种菇者的收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