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蒜薹发育和鳞茎形成 | 来源: 点击数:1220次 更新时间:2014/5/22 8:45:41 |
蒜薹发育和鳞茎形成与外界环境条件有着密切关系。特别是温度与光照条件.大蒜的幼苗,如遇0-4℃的低沮,经过30-40天就能完成春化过程,之后,在13小时以上的日照和较高的温度下,可完成光周期阶段,这时茎盘的顶芽可转向花芽分化,再经过花器的孕育期,则可迅速抽盆。如发芽后不能满足春化适温的要求,就不能分化花芽,则形成无盛多瓣蒜或独头蒜。
蒜薹的发育,除受温度光照影响外,营养状况也是蒜井发育的重要条件。如播种用的种瓣太小(楔子蒜、气生鳞茎),土城府薄,播种太迟,密度过大.肥水不足等,都会使植株叶片少,长势弱,营养物质积累太少,不利于花芽分化及蒜盆的发育,也能形成无共蒜。鳞芽是茎盘上叶腋间的侧芽发育肥大而成。鳞芽的分化需要有一定的日照时数((13小时以上)和较高的温度(15-20℃),同时还必须有同化物质的输人贮存为基础。如果日照时数不足13小时,大蒜将继续分化新叶,而不能形成续茎,所以不论是秋播还是春播大蒜都要在达到一定日照时数,并有一定沮度时,才会长成蒜瓣。但如在它们生长初期,没有遇到低沮,营养不足,花芽不能形成,侧芽也不萌发,顶芽仍为营养芽。在长日照和温暇气候来临时,外层叶鞘中的养分内移,只能使营养芽迅速形大而形成独头蒜。
一般秋播大蒜的幼苗,在越冬前已具有3-5片真叶,可顺利完成春化过程,翌春在长日照(13小时以上)和15-20℃的温度条件下,即可迅速抽鑫.因此.抽共率和蒜鑫产最均高于春播大蒜。春播大蒜在早春土坡解冻时播种,如果播种稍晚,幼苗尚未完成春化过程,就处于长日照和沮暇的气候条件下,由于当时植株已有一定的营养基础,此时大蒜只能形成侧芽,不能形成花芽。因此发育成无盆的多瓣蒜.如播种过晚,幼苗没有完成春化过程,也没有足够的营养,遇到长日照,便形成独头蒜。
| 【刷新页面】【加入收藏】【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 上一篇:露地育苗的设施 下一篇:筒篙的特征与习性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