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双创农业科技网
首页专题报道双创专题报道  
 
人大代表两会建议发展复合式循环农业
来源: 点击数:1165次 更新时间:2014/5/13 22:16:21
 

“如今在很多农村,泥鳅见不到了,蛙声也难听见。”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黄山市多维生物科技集团董事长、休宁新林草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陈光辉认为,原因之一就是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造成生态破坏。陈光辉代表在记者专访时,提出推广新型种植模式,发展复合式农业循环系统,将单一种植经营改为良性生态系统经营。

  陈光辉代表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曾经帮助我们实现高产的农药农业、化肥农业、激素农业,带来土壤板结、水源短缺、生物多样性日益减少、环境污染等问题,危及粮食安全和我们的生存环境。”

  建议发展复合式循环农业

  陈光辉代表对中国经济网记者说,那些曾经帮助我们实现高产的农药农业、化肥农业、激素农业,不仅造成土壤板结、水源短缺、生物多样性日益减少、环境污染等问题,进而危及我国的粮食安全和我们生存的环境,还导致今天农民不愿务农,引发汹涌的民工潮,造成城市环境容量超载、交通拥堵、就业难,农村出现老龄化、空心化、边缘化、留守儿童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陈光辉代表认为,要想建设美丽乡村、破解“三农”问题,他的解决方案是把非常复杂的农业系统问题简单化为林草问题。

  我国耕地有18亿亩,要维持13亿人口的粮食本身已有一定困难。但是随着各种生态问题的出现,仅靠这18亿亩耕地地难以保证中国人未来的粮食安全。

  “不应忽视在18亿亩耕地之外还有50亿亩山地和30亿亩草原。如果重新考虑林草的科学配置和优化组合,发展复合式循环农业,实现生态与经济共赢,那么中国80亿亩山区、草原的森林农业,将成为继耕地之后的重要木本草本粮棉油、瓜果蔬菜、生物能源等重要自然资源基地、优质畜牧业基地,不仅可以大大缓解耕地的压力,还能有效遏制过度超采地下水、日趋沙漠化的耕地、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等问题。”陈光辉说。

  凭借“立体茶园”实现生态与经济双赢

  在休宁县渭桥乡渭桥村,随处可见他的杰作—套种着木瓜、茶树、三叶草等七八种植物的立体茶园。陈光辉经过多年苦苦摸索,终于成功“捕捉”动植物、微生物相生相克的规律,科学配置乔灌草,人造生态小环境不仅使茶园亩收入达万元以上,而且解决了土壤流失、农药农残等环保难题。

  “植物之间是怎样"互相帮助"?”面对记者疑问,陈光辉指着高高低低、肆意生长的林草,仔细讲述优化种植 “密码”:林上木瓜树,林中茶树,林下救心草、除虫菊、三叶草,四周及茶园中种植少量桂花树和木槿。很精妙,木瓜树、高杆桂花为茶树遮阴,除虫菊为茶园杀虫,三叶草为土壤增肥。6月至10月是茶树病虫害的高峰期,木槿花开,天天开出的白花能吸引蜂类前来采蜜,而蜂类正是茶树害虫的天敌。

  “不用施肥打药,生物防治使茶园有机安全。同时,植物散发的花香、果香、草香又被茶叶所吸收,提高了茶叶香气品质。 ”陈光辉说,循环发展还体现在组合中的每种植物都有经济价值,木瓜美容养颜、救心草降压降脂,茶园中的花叶果实能大幅增加收入。一份茶园改造前后测算表显示,虽然工时多了一倍,但土地利用率翻了三番,省了农药、浇水、肥料,亩收入从1580元跃至11960元。

 2009,陈光辉组建了新林草农民专业合作社,2011年创建多维生态茶园无公害有机茶示范基地面积达1万亩,不仅每亩农林产品收入可达万元以上,农民不用抛妻别子去外地打工就能获得较高收入,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减轻了边远地区农民蜂拥入城给城市骤然带来的压力;此外,他的1万亩示范基地每年还能节水1万吨、吸收二氧化碳36万吨、释放氧气26万吨,为优化生态环境做出了贡献。              

【刷新页面】【加入收藏】【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上一篇:设施农业中生物农药应用技术 下一篇:大棚草莓白粉病的发生与预防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企业文化 | 双创中心 | 中国农业大视野
© 中国双创农业科技网   技术支持:中国农业大视野  电话:18401509823    地址:北京朝阳区东三环中路39号院8层楼27层3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