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双创农业科技网
首页设施农业风采双创科普推广  
 
小麦红矮病
来源: 点击数:1138次 更新时间:2015/4/7 11:34:21
详细简绍:
分布和寄主植物: 

在西北地区的高原和丘陵地带发生。除危害小麦外,还侵害燕麦、水稻、黑麦、糜子、高粱、画眉草、狗尾草、雀麦、白草、赖草、稗子和旱芦苇等。 

症状: 

小麦感染红矮病主要在秋苗时期。感病后,植株会变红的品种上,先由叶尖或叶基部出现黑绿色的斑块,以后变成紫红色,最后全株变成紫红色,叶片变厚变硬。在不变红品种上则变黄色或轻微变红。小麦返青后,叶片短而直立变为黑绿色,最后边为红紫色,叶鞘有时特别松张。病重的麦株不能拔节,心叶抽不出来,逐渐死去;轻病株虽能拔节,有的还能抽穗,但往往不能结实,即使结实,籽粒也很秕瘦。抽穗的病株比健株矮,株形不正常。根据以上症状,各地又有不同的俗名如红病、金绛病、刷刷子、草胡胡子、刚槎、从钵等。 

发病规律: 

红矮病是一种病毒病,由三种叶跳蝉传染,其中以稻叶蝉最重要。秋季成虫由杂草向麦田迁移,刺吸麦苗传病,并在旧麦茬叶鞘内或吹入麦田内的枯叶隙缝中产卵。稻叶蝉在甘肃每年发生3代,以卵越冬,不久就孵化为秋季一代若虫,到小麦播种出苗后迁入麦田为害。黑叶蝉也是以卵越冬,在甘肃每年发生2代。斑叶蝉以成虫在麦田中越冬,每年发生2代。麦苗小,受害重,拔节以后不再侵染。早播麦田和阳坡地叶蝉多,多病重。冬季雪少,春暖早,干旱时有利于发病的条件。 

防治方法: 

种植抗病或耐病品种。 

药剂防治:用0.05%的1059或1605药液浸种12小时,捞出晾干播种;或用3911粉剂或敌死通粉剂5两拌麦种100斤。用这些药拌种在出苗10天后,尚有条虫效果。田间喷药可用10%滴滴涕粉或6%六六六粉,每次每亩3斤,冬前喷1-2次,来春看虫情再喷1次或不喷。 

栽培防治:清除杂草,麦收后立即浅耕灭茬;增加翻耕和中耕次数;适期晚播;冬前翻压麦田;春季及早耙,返青后追肥肥料等,这些措施可以减少虫源,增强小麦抵抗力,减轻发病。大网拉虫:在虫口密度大时,可用纱布或旧麻缝成大网,扫地面拉着前进,将虫子大量拉进网内,集中消灭。
【刷新页面】【加入收藏】【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上一篇:小麦秆黑粉病 下一篇:小麦施用除草剂讲究时机与方法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企业文化 | 双创中心 | 中国农业大视野
© 中国双创农业科技网   技术支持:中国农业大视野  电话:18401509823    地址:北京朝阳区东三环中路39号院8层楼27层3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