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双创农业科技网
首页新闻资讯资讯新闻  
 
淮南:小麦赤霉病防治刻不容缓
来源: 点击数:984次 更新时间:2015/4/25 8:40:10

站在大堤上放眼望去,东风湖湾地里处处春意盎然,一望无际的麦田像绿色的地毯铺满了整个湾地。

麦田里,十几名农民兄弟正在为刚刚抽穗扬花的小麦喷洒农药。4月21日上午,毛集镇小麦赤霉病防治攻坚战在东风湖湾地里全面打响。

“目前正值小麦的抽穗扬花期,此时也是防治小麦赤霉病的关键期。”现场指导农民兄弟喷洒农药的市植保植检站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说:“根据全市各植保站调查,当前大田小麦丛带菌率、枝带菌率与近3年相比,丛带菌率上升了24.1%,枝带菌率上升了25.3%,带菌率具备了小麦赤霉病大发生的条件。同时,由于淮南市主栽品种为烟农19、烟农5158、济麦22、山农17、淮麦29等,均为感病品种,且今年淮南市小麦播量偏大,氮肥使用量大,田间湿度高,病害容易流行,因此我们预测小麦赤霉病在淮南市呈偏重发生、部分田块有大发生的趋势。另外,小麦抽穗扬花期雨日、雨量、空气湿度对该病的发生程度起决定性作用,据气象部门预报,淮南市4月中旬末至下旬多阴雨天气,此时正值淮南市小麦大面积的抽穗扬花期,非常容易造成小麦赤霉病的侵染流行。”

针对当前小麦病虫害发生的实际情况,市农委有关技术专家提醒广大农民兄弟,要推行小麦病虫总体防治技术,在小麦初花期全面喷药预防,同时兼治穗蚜,增施叶面肥,开展小麦“一喷三防”。4月20日前后,在小麦初花期要开展第一次药剂防治(扬花10%左右打药),也就是我们说的要见花打药,若花期多阴雨或多雾霾天气,应在施药后5至7天,再补治一次,同时要注意轮换用药。防治小麦赤霉病要选择渗透性、耐雨水冲刷性和持效性较好的农药,每亩要用25%氰烯菌酯150毫升(亩用水量不少于40公斤),或59.7%咪锰·多菌灵制剂50克,或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克,或40%多菌灵胶悬剂150毫升,或亩用有效成分烯肟·多菌灵13-27克,或戊唑·咪酰胺18-20克,或戊唑·多菌灵22-30克,加25%吡蚜酮20克,或40%吡虫啉40克,或5%啶虫脒可湿性粉剂30克,兼治麦田穗蚜和灰飞虱,再加磷酸二氢钾200克,机动喷雾器每亩兑水25公斤,手动、电动喷雾器兑水30至40公斤均匀喷于穗部。

“对防治小麦赤霉病,我们不能有丝毫的侥幸心理,2012年的小麦赤霉病大发生,曾给我们带来部分田块绝收的惨痛教训,霉变的小麦不仅不能食用,连作为饲料都无法利用,教训令人警醒。”市农委一调研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4月20日以后,淮南市小麦将进入大面积抽穗扬花期,此时与小麦赤霉病病菌子囊孢子释放期高度吻合,因此防治小麦赤霉病已刻不容缓。当前,我们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发动群众迅速行动起来,把握防治适期,选准对路农药,规范用药技术,做到见花打药,确保防治效果。”(淮南报业新闻网)
【刷新页面】【加入收藏】【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上一篇:安徽统防统治全力防控小麦病虫害 下一篇:江苏部署加强防控小麦赤霉病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企业文化 | 双创中心 | 中国农业大视野
© 中国双创农业科技网   技术支持:中国农业大视野  电话:18401509823    地址:北京朝阳区东三环中路39号院8层楼27层3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