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双创农业科技网
首页新闻资讯资讯新闻  
 
农民“土地入股”将得到全面扶持
来源: 点击数:933次 更新时间:2015/1/28 18:10:15
 随着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的渐行渐近,在多地试验进行的“农民以土地经营权入股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将在2015年得到“自上而下”的全面扶持。 
    记者近日获悉,2015年一号文件对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政策词组是“加快构建”,在此目标下将推进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和龙头企业转型升级、创新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方式,引导农民以土地经营权入股合作社和龙头企业,鼓励工商资本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种养业、农产品加工流通和农业社会化服务。 
    “土地经营权入股合作社、龙头企业,方向是符合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但之前只在地方操作,这是首次‘自上而下’式推开。”一位农业部人士告诉记者,“按照惯例,具体操作文件会在一号文件后有所动作。” 
  
调研称农户积极性不高 
  
    土地经营权入股合作社、龙头企业的操作,此前已在全国多地展开。在各地实践中,地方政府和企业对都土地经营权入股保持了较高热情。2014年6月,上海市金山区在《关于深化农业农村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探索农村土地经营权入股新的经营方式,保障农民从土地上获得更高、更可持续的收益。 
    但安徽省宿州市农委所作的一项调研表明,对于农民土地经营权入股,农业企业、合作社等产业化经营组织意愿强烈,而农户参与积极性普遍不高。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告诉记者,土地经营权入股的方式,有助于发展规模化农业生产、提高土地配置和利用效益,并使农民在二次分配中受益。然而在很多地方,农民并不愿意介入这种土地经营权入股当股东的方式。“农民虽然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得到分红,但风险也与之并行。”在李国祥看来,如果合作社或龙头企业的经营出现问题的话,农民也会按股权承担风险,即风险共担;而如果是单纯流转土地收取租金,农民心里则踏实得多。 
  
有待政策驱动 
  
    记者了解到,多重操作难题作用下,土地经营权入股正处在“还需政策拉动”的空窗期。“土地经营权入股已经在多地涌现,发达地区和有‘能人’的地方居多,但目前比重还不大。根据我们调查,还存在多重操作层面的难题。”李国祥告诉记者,“首先是对这个‘股份公司’而言,既然要经营,那就需要较高的管理能力,可是具备市场头脑与经营素质的农民、村干部并不多;其次,入股之后如何经营,是自己直接经营、转出还是招聘CEO?入股的农民意见又容易有分歧,很难统一;最后,龙头企业实力十分强大,农民土地经营权实际上只能占十分微小的比例,对于这类企业而言,入股和经营则是比较麻烦的事情。” 
    对此,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工程师谭明智表示,“政策的作用是引导土地经营权入股合作社和龙头企业,但每一项政策发布后都会有一定缓冲期和适应期,其实施方式一定是多类型的,在市场驱使下,对土地经营权的使用如何达到最优?要相信农民和企业肯定会做出最符合自己利益的选择”。
【刷新页面】【加入收藏】【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上一篇: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达1.815亿公顷 下一篇:肥料销售市场需严管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企业文化 | 双创中心 | 中国农业大视野
© 中国双创农业科技网   技术支持:中国农业大视野  电话:18401509823    地址:北京朝阳区东三环中路39号院8层楼27层3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