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双创农业科技网
首页新闻资讯资讯新闻  
 
大庆市红岗花卉产业年创产值超亿元
来源: 点击数:1205次 更新时间:2014/9/12 7:59:06
 

百亩的花卉种植面积,10个花卉生产专业村,万名花卉从业人员,亿元的年花卉交易额……作为东北三省最大的花卉生产、销售、集散中心,红岗区北极花谷将花卉作为主导产业,通过科技创新和规模化扩张等手段初步实现了花卉的种植、繁育、销售、娱乐、研发齐头并进的多态发展格局。

  目前,红岗区年可销售鲜切花50万株、高档花卉200万盆,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年产值高达亿元。

  在红岗区杏树岗镇南3公里处、萨大路东侧,就是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的北极花谷花卉产业园区,这里的花卉品种齐全,销售火爆。可谁曾想到,如今姹紫嫣红、一片繁荣的花卉产业园,曾经是一片盐碱化严重,种玉米、蔬菜,搞养殖优势都不及周边县区的区域。

  “我们区是油田的主产区,农业先天禀赋比较薄弱,耕地少,土壤含碱度高,加上农业基础设施相对滞后,推进农业产业化任重道远。”北极花谷花卉产业园管委会主任韩国庆说。

  “困境中有机遇。”在市委、市政府的指引下,红岗区瞄准了有着“绿色黄金”美誉的花卉产业,直接发展具有高附加值的高端种植业。利用2011年全市发展棚室经济的大环境将花卉产业确定为立区产业,按照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产业化发展的思路,克服环境制约,大力发展花卉产销、研发等,全力打造大庆花木产业核心区,构建农业产业新板块。

  想得清,更要算得明。韩国庆介绍说:“外地实践经验告诉我们,1亩地的‘能量’到底有多大?种植大田可赚几百元,种果蔬可赚几千元,种植花卉则可赚几万元甚至十几万元。”

  一笔经济账,算明白了整盘棋。在将花卉产业作为立区产业后,红岗区又确定了“一园三带一区”的产业总体发展目标。“一园”即北极花谷产业园,建设集种苗繁育、高档花卉生产、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科普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花卉产业园区;“三带”即依托大庆东西干线、萨大路沿线农业设施,建设三条花卉产业带;“一区”即花卉苗木种植区,规划土地2万亩,建设高档观赏型花、鲜切花、草花等种植小区。目前,一、二期工程已完工,建成智能连栋温室7栋、18 万平方米,3.8万平方米的交易中心已投用,11万余平方米的种苗繁育中心、种植区也已投用;三期工程将建设占地3万平方米的生态旅游展示馆和露地花海游览区、镜花湖水系景区等配套设施;四期工程将建设物流园、花卉产品精深加工区、科技研发区。

  在开拓种植、销售路径的同时,红岗区还进一步做大、做强花卉产业:组建北极花谷植物组培研发中心,通过新技术自主培育花卉幼苗,年可增收近百万元;生态主题餐厅开门纳客,开设玫瑰、菊花等“花餐”;在花卉交易大厅建设鱼鸟、茶艺、古玩玉器、休闲健身、科技展示等功能区,更好地为全产业链发展奠定基础。

作为产业链的延伸,花卉的精深加工也风生水起。“北极雪菊”品牌菊花茶已经摆上我市各大超市、市场的货架。金菊保健枕正在生产中。即将引进的玫瑰精油、菊花酒等多种花卉产品深加工生产线,将进一步拉长产业链条。

  至此,一个种植、繁育、销售、娱乐、研发齐头并进的长链条、多业态发展格局已经初步形成。这个全产业链的花卉产业,使红岗区的种植业从产业链低端迈上高端,其高附加值提高了土地的收益。与此同时,花卉业的健康发展,也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城镇化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助了一臂之力。

  正所谓,思路一变天地宽。红岗区解放思想绽放的“智慧之花”,让红岗区花卉产业一年四季都“姹紫嫣红”。

【刷新页面】【加入收藏】【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上一篇:河北平泉蔬菜大棚托起绿色致富梦 下一篇:北京市密云县农业大棚棚顶建起光伏电站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企业文化 | 双创中心 | 中国农业大视野
© 中国双创农业科技网   技术支持:中国农业大视野  电话:18401509823    地址:北京朝阳区东三环中路39号院8层楼27层3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