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双创农业科技网
首页新闻资讯资讯新闻  
 
李克强:积极稳妥推进玉米收储制度改革
来源: 点击数:1154次 更新时间:2016/3/8 9:22:30

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全国两会上做《政府工作报告》(下称《报告》)提到,按照“市场定价、价补分离”原则,积极稳妥推进玉米收储制度改革,保障农民合理收益。针对高库存,要多举措并举消化粮食库存,大力支持农产品精深加工,延伸农业产业链条。

这是在粮食总产量实现“十二连增”,中国农业供给侧出现结构性矛盾,粮食高产量、高价格、高库存的“三高”特征日益凸显的背景下提出的举措。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表示,当前库存矛盾的焦点主要集中在玉米。

在临储收购政策的推动下,玉米比较效益明显,近年来玉米种植面积增加,产量也随之增加。2012年,在中国粮食总产量实现9连增的时候,玉米产量首次超过稻谷,成为中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品种。但随之而来的是,连续的政策性收储使得大量粮源进入国家库存,国家政策性粮食拍卖销售不畅,多年累积叠加,造成局部地区仓容紧张,新粮收购难度增大。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已经给出了方向:按照市场定价、价补分离的原则,积极稳妥推进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在使玉米价格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同时,综合考虑农民合理收益、财政承受能力、产业链协调发展等因素,建立玉米生产者补贴制度。

“价补分离”的原则被视为既保障农民利益,又能让价格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回归到合理的水平。陈锡文称,采取这种办法,农民会根据市场供求来决定他种多少、按什么价格卖。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宋洪远认为,改革的思路是坚持市场导向与保护农民的利益并重。措施是,采取“分品种施策、渐进式推进”的办法,这样来完善农产品市场调控制度。玉米临储制度改革的态度是“积极稳妥推进”,将来主要是规模多少的问题。根据市场需求来决定生产,包括调减粮食作物非优势区,让农业边际产能逐渐退出等,被视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釜底抽薪”举措,更为重要的在于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刷新页面】【加入收藏】【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上一篇:中国新五年规划调整粮食安全政策 下一篇:2016年2月中旬至5月中旬设施农业工作纪要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企业文化 | 双创中心 | 中国农业大视野
© 中国双创农业科技网   技术支持:中国农业大视野  电话:18401509823    地址:北京朝阳区东三环中路39号院8层楼27层3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