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肥一体化施肥制度的制定 | 来源: 点击数:1386次 更新时间:2014/3/27 20:31:11 |
(一)微灌制度的拟定 是根据作物全生育期的需水量与降水量的差值确定灌溉定额、灌水次数、灌水间隔时间、一次灌水延续时间和灌水定额等。还需考虑土壤墒情、温度、设施条件和农业技术措施等。大棚膜下滴灌用水量会比畦灌减少30%~40%,比大水漫灌减少50%以上。
(二)施肥制度的拟定 根据作物全生育时期需肥总量与土壤中养分含量的差值来确定实际施肥量、每次施肥量、施肥次数、施肥时期和肥料品种。同时作物的需肥特性、肥料利用率、目标产量、施肥方式都是决定施肥制度拟定的因素。微灌施肥用可比常规施肥减少30~50%的用量。
(三)微灌和施肥制度的拟合 是按照作物拟定的微灌制度将肥料同微灌的灌水时间和次数进行合理分配,主要原则就是肥随水走,分阶段拟合。注入肥液浓度一般在灌溉流量的0.1%,如灌溉流量为750m3/hm2,注入肥液大约为750L/ hm2。操作上还要注意,滴灌需先走水15分钟左右,再注入配好的肥料溶液,微灌施肥结束后需用不含肥的水清洗灌溉管路15~30分钟,防止滴灌管滴头堵塞。
(四)肥料的选择 智能化微灌系统的滴灌管出水口很小,非常容易被各种微小的杂质堵塞,这样就会影响到微灌施肥的效果。为此肥料的选择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必须是全溶性的肥料,溶于水后无沉淀;二是肥料的相容性要好,搭配使用不会相互作用生成沉淀物;三是施肥磷肥时尽量通过基肥施入土壤;四是使用滴灌系统施用微量元素时,应选用螯合态微肥,否则与大量元素肥混合使用时易产生沉淀物。在市场上常用的溶解性好的普通肥料有:尿素、硝酸铵、硫酸铵、硝酸钙、硝酸钾、磷酸、磷酸二氢钾、磷酸一铵(工业级)、氯化钾等,或选用微灌施肥专用固体肥料。
| 【刷新页面】【加入收藏】【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 上一篇:切实加强对设施农业发展工作的组织领导 下一篇:智能水肥一体化的组成与适用范围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