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麦秋种重点抓好四环节 | 来源: 点击数:1377次 更新时间:2015/5/18 15:31:00 | (一)认真搞好种子处理。要在继续加大种子包衣推广力度的基础上,因地制宜搞好药剂拌种。一是根病发生较重的地块,可选用2%立克莠按种子量的0.1~0.15%拌种或20%粉锈宁按种子量的0.15%拌种。二是地下害虫发生较重的地块,可选用40%甲基异柳磷乳油或35%甲基硫环磷乳油,按种子量的0.2%拌种。三是并虫混发地块可选用以上药剂(杀菌剂+杀虫剂)混合拌种。由于拌种对小麦出苗有影响,播种量应适当加大10%~15%。
(二)适当晚播。温度是决定小麦播种期的主要因素。一般情况下,我省小麦的最佳播期的适宜气温为冬性品种18~16℃、半冬性品种16~14℃。近几年来,随着气候变暖,按常年播期播种,往往出现小麦冬前旺长,易引发冬季和早春冻害。各乡镇要根据近年种植经验指导好播种时期,努力扩大小麦适期播种面积。
(三)适量播种。小麦的适宜播量因品种、播期、地力水平等条件而异。在适期播种情况下,精播高产麦田,成穗率高的品种每亩基本苗10~12万,成穗率低的品种可适当增加播量。半精播中产田每亩基本苗13~15万。旱作麦田每亩基本苗12~16万;晚茬麦田每亩基本苗20~30万。要大力推广精量、半精量播种技术,特别是分蘖力强、成穗率高的品种和播期偏早的地块,一定要注意减少播量。
(四)足墒播种。小麦出苗的适宜土壤湿度为田间持水量的70%~80%。秋种时若墒情适宜,要在秋作物收获后及时耕翻,并整地播种;墒情不足的地块,要注意造墒播种。在适期内,应掌握“宁可适当晚播,也要造足底墒”的原则,做到足墒下种。 | 【刷新页面】【加入收藏】【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 上一篇:小麦地膜垄盖播种技术 下一篇:小麦施肥四要点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