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麦高效施氮技术 | 来源: 点击数:1021次 更新时间:2015/5/13 12:47:02 | 一、确定总氮量。一般小麦纯氮最佳施用量在15-20公斤。施氮不足,产量不高;施氮过多,利用率不高,增产效果不明显。
二、保证高峰期需要。高产小麦植株吸氮强度在冬前和开花前后出现两个高峰。分蘖后至冬前出现第一个高峰,此时氮素对新生器官的分化和形成极为重要,但此时土壤供氮能力很弱,因此必须施足基肥和苗肥;越冬后小麦吸氮强度逐渐加大,至开花前后出现第二个吸氮高峰。此时施氮有利于籽粒灌浆和充实,是高产小麦后期养根护叶防早衰的重要措施。两次高峰期的施氮量应分别占总氮量的40%和35%左右
三、配施磷钾肥。在灌浆期间若天气有利,氮素较多的在叶鞘中积累,而后期多雨寡照的年份,氮素则较多的在茎秆和叶片中滞留,增氮往往增加茎秆的柔嫩性,造成倒伏,因此必须增施磷钾肥,维持氮肥的有效性。在上述施氮水平下,纯磷和纯钾的使用量应分别为5.5公斤和20公斤左右。
四、临界补氮。在缺氮情况下,在小麦生长的各个时期补氮均能增加产量,其中在小麦苗期、越冬、返青、拔节期补氮能显著增产,说明在生产条件难以按规划实施时,可通过看苗诊断进行冬春追肥弥补氮肥的不足。
采用高效施氮技术的小麦,收获后其秸秆的含氮量也较高,可用来直接还田,以进一步提高氮素利用率。 | 【刷新页面】【加入收藏】【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 上一篇:小麦春季节水高产栽培措施 下一篇:小麦越冬期田间管理技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