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双创农业科技网
首页技术服务技术服务  
 
加强后期管理预防小麦早衰
来源: 点击数:920次 更新时间:2015/4/17 8:20:45

小麦早衰是指植株不能正常成熟,提早衰亡的现象。早衰会使小麦的灌浆期缩短,粒重下降,从而造成产量大大降低。造成小麦早衰的原因很多,在我区主要表现为干旱胁迫、营养缺乏、土壤渍水、管理不当及病虫害等。

  1、干旱胁迫:土壤干旱或大气干旱易造成植株根系吸水困难或体内失水过多,使水分平衡遭到破坏,正常的生理代谢受抑制。尤其是小麦生育后期,气温高,土壤蒸发及植株蒸腾量很大,若土壤严重干旱,根系不能从土壤中吸收水分,造成植株萎蔫,籽粒灌浆不能正常进行,灌浆速度下降,千粒重降低,严重时小麦死亡,灌浆期大大缩短,产量大幅度下降。

  2、营养缺乏:在旱薄地,因土壤营养缺乏,小麦光合等生理过程受到影响,尤其是小麦生育后期,营养更加匮乏,造成植株因供应养分不足早衰,灌浆期缩短,粒重下降。

  3、土壤渍水:渍水导致土壤缺氧,根系呼吸、吸收功能衰退,地上部叶绿素降解,光合能力下降,物质合成与积累减少。

  4、管理不当:如肥水运筹不当,造成前期群体过大,个体发育不良,后期土壤养分耗竭,上部叶片功能期缩短,植株早衰。

  5、病虫危害:当麦田发生病虫害时,如果不能及时进行防治或防治不力,就会造成小麦病、虫大发生,大流行,也往往导致小麦早衰,使粒重下降。

  预防小麦早衰,要针对发生早衰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

  1、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搞好田间水利工程,降低地下水位,做到旱能浇、涝能排,是预防干旱、雨涝等导致小麦早衰的根本途径。

  2、增施有机肥,实行秸秆还田,不断培肥地力,同时结合深耕细作,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并做到氮磷钾合理配比,是保证小麦稳健生长、防止早衰的物质基础。

  3、合理运筹肥水,促苗早发,培育小麦冬前壮苗,同时控制春季无效分蘖,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使小麦生长壮而不旺,也是预防后期脱肥、早衰的重要措施。

  4、建立健全麦田病虫害防御体系,搞好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及综合防治工作。

【刷新页面】【加入收藏】【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上一篇:小麦要高产技术是关键 下一篇:小麦拔节期苗情分析及中后期管理建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企业文化 | 双创中心 | 中国农业大视野
© 中国双创农业科技网   技术支持:中国农业大视野  电话:18401509823    地址:北京朝阳区东三环中路39号院8层楼27层3101